不同地区,不同生产环境会选择不同的原料作为生产蛋白胨的主要原料,你可能不知道,河豚鱼也是可以用来生产蛋白胨的。今天介绍一下河豚鱼生产蛋白胨的工艺流程。
基本步骤和其他动物蛋白胨的生产过程相似,都是那几个步骤。我们按步骤分开说明
1.原料处理:将河豚鱼肉切碎,一般切成细碎纤维状,市场上有现成的切肉机,调试好尺寸大小就可以了,这里面技术含量不高,就不一一介绍了。将切碎的河豚鱼肉略加洗净,主要冲洗一下血污,避免产出的蛋白胨含铁量过高影响将来微生物培育,将洗好的河豚鱼肉放入锅内,加4倍水,加热煮至八成熟即可停止加热;然后剔除鱼骨和杂物,将鱼骨和杂物捞出来,将精肉搞成糊状,可以用工业搅拌机搅拌,小规模也可以采用类似打蛋器那种涂料搅拌器搅拌,然后注入煮鱼的汤汁,肉与汤的比例为1:2或1:4,不够时可用温水补足,第一步的原料初步处理完成。
2.水解过程:水解过程比较考验技术,有经验的工人可以直接操作,没有经验就要通过仪器仪表查看各项指标的参数。用30%的氢氧化钠慢慢加入鱼糜中,一定要注意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且随时快速搅拌,注意观察PH值变化,搅匀后将pH值调节到8~9,此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接着加入2%的胰蛋白酶,然后让温度保持在38~42℃,一般采用电控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保温。经5小时后取出少量液体,加盐酸使成微酸性,煮沸,过滤;取滤液4毫升和水1毫升,饱和硫酸锌20毫升,注意观察液体的变化,液中如出现少量之絮状沉淀,即表示水解完全;如有大量沉淀,则水解还须延长 1~2小时。水解完全后的液体,缓缓加入盐酸,将pH值调节到5~6,用高压锅加热至105℃,约15分钟。基本上已经完全水解。
3.过滤:这个步骤相对简单,就是物理性的固液分离。将煮沸的液体用过滤袋过滤,滤液为黄色透明液。如有混浊,倒回重新过滤即可。
4.浓缩:浓缩操作也不复杂,将滤液放真空浓缩器中,温度不超过65℃、真空度不低于90.7千帕的情况下蒸发,浓缩到原体积的1/5取出。
5.干燥:将浓缩液分装在干燥盘中,放入干燥箱,在真空度93.3千帕、温度不超过90℃的情况下干燥,再将干燥的块状成品用球磨机磨碎,即得蛋白胨制品。
6.最后一步是包装,包装可以按照自己平时使用的规格定量包装,如果有真空包装机最好选择真空包装,如果没有也可以用一般的自封袋包装。
由于用河豚鱼制作蛋白胨成本较高,目前已经不再工业化生产了,仅部分实验室在做紧急使用蛋白胨培养基或者做教学实验的时候才会用到。